移动端

首页 > 科研教学>科普知识

【新型冠状病毒心理科普知识】疫情笼罩下情绪的产生与调节

发布时间:2020-02-02    发布作者:

  第一讲:情绪是如何产生的?

  前言:“药店买不到口罩了,咋办,好焦虑”,

  “天呐,我们这也有确诊病例了,好恐惧”,

  “点开手机,各种疫情信息扑面而来,好烦躁 ”,

  “我干咳了几声,会不会染病毒了,好紧张”,

  “生意不好做,亏损越来越多,好无助”,

  “反复劝说,家里老人还是不注意防护,好愤怒”;

  1、促发事件:在我们觉察到情绪出现之前,总会有促发事件发生。比如,我们看到了本地有新型肺炎确诊病例的新闻,然后开始出现恐惧情绪。再如,自己或者听到家人干咳了几声,接着出现了紧张情绪。又如,家里老人不听劝导,出门不戴口罩,随后出现愤怒情绪。这三个事件均是情绪的促发事件。

  2、注意与觉察:事件必须至少引起我们一部分的注意才会带来影响。如果我们没有注意疫情影响,没有注意自己或家人咳嗽,那它们便不会促发我们的情绪。不妨回想一下,最近一周,你分配了多少注意力在肺炎疫情上?包括查阅相关信息、与他人谈论疫情、做自我防护工作等。

  3、对事件的诠释:你绝非是唯一经历促发事件的人,比如并非是唯一一位“看到本地有确诊病例”的人,那么,是不是跟你经历同样事件的人都会出现与你一样的情绪呢?即便情绪一样,情绪的强度也都是一样的吗?答案是否定的,可能会有人跟你一样强度的情绪,但肯定不是所有人都与你一样。

  这是为为什么呢?因为,通常引发情绪的是我们对促发事件的诠释,而非事件本身。诠释就是对于事件的想法、信念或假设,或者对该事件的评价。如果对于“本地有确诊病例”这一促发事件,你的诠释是“完蛋了,这里不安全,我的感染风险很大,会死的”,那么出现恐惧情绪便可以理解了,因为恐惧是当我们的生命面临威胁时常见情绪反应。再如,对于“自己或者家人干咳了几声”这一事件,如果你的诠释是“干咳是新型肺炎的症状,如果干咳了,很可能是被感染了”,那么紧张也在所难免了。又如,针对“老人不听劝导”这一事件,如果你的诠释是“这件事一定要听我的,可是他根本就不把我说的话,不把生命当回事”,无奈,愤怒的情绪便会出现。

  不妨回想一下,你对自己先前列出的促发事件的诠释是什么?

  4、情绪的体验与表达:情绪体验中包含了情绪感受与内在冲动。情绪感受是指我们感觉到的与情绪有关的生理反应。例如,恐惧感受可能是“感觉到肌肉紧张、如鲠在喉、担心吊胆”,紧张的感受可能是“感觉到心跳加快,心仿佛揪着一样难受,浑身不放松”,愤怒感受可能是“感觉到肌肉紧绷、胸口一团火、脸发红”。内在冲动是指情绪会升起强烈的行动冲动。例如,恐惧的内在冲动可能是“想赶紧逃离有确诊病例的地方”,紧张的内在冲动可能是“想赶紧咨询医生”,愤怒的内在冲动可能是“想批评老人,冲他发脾气。

  情绪表达包含了言语表达、非言语表达与行为。任何情绪表达都会通过这三种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表达出来。例如,当我们恐惧新型肺炎时,我们可能会与家人诉说,会不停刷疫情新闻,甚至离开自己觉得不安全的地方。即便我们有时克制自己的情绪,情绪也会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的动作表达出来,例如,虽然我们试图控制自己不把对老人的愤怒通过言语与行为表达出来,但是皱起的眉头、咬紧的牙关、握起的拳头依然在表达我们的愤怒。

  不妨回想一下,最近你感受到哪些与情绪有关的生理反应与内在冲动?你的情绪是如何表达的?

  5、觉察与命名情绪:从最开始的促发事件,到情绪的体验与表达通常是在一瞬间自动完成的。当我们体验和表达情绪后,我们会对自己的情绪有所觉察并加以命名。例如,当我们开始不停地刷疫情新闻或者注意到胸口如一团火时,我们觉察到了自己的恐惧或愤怒。疫情下普通公众常见的情绪包括恐惧、焦虑、紧张、担心、愤怒、无助等。

  不妨回想一下,最近你觉察到自己出现了哪些情绪?如何命名这些情绪?

  6、情绪的后续影响:强烈的情绪对于想法、思考能力、身体功能与行为都有强大的后续影响。其中,情绪最重要的一个后续影响,是我们对于可能引发相同情绪的事件变得高度警戒。例如,当所在地有确诊病例引发我们的恐惧时,对于任何威胁到自身安全的人事物,我们通常会变得高度敏感,会高度关注当地的疫情,更注意自身及家人的安全防护。又如,当干咳引发我们的紧张情绪时,我们对自身的身体不适通常会变得更加敏感。

  另外,情绪的后续影响中,有些影响以会成为促发情绪的事件,从而使得情绪强度不断升级。例如,当我们高度关注疫情信息时,不断上升的确诊病例与死亡病例又将成为引发恐惧情绪的促发事件。当我们过份关注自己的身体不适时,可能觉察甚至放大更多的身体不适,进而加重紧张情绪。

  不妨回想一下,你最近的情绪对你的想法、身体、行为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?这些影响加重了你的情绪吗?

  第二讲:如何调节情绪?

  1、改变促发事件:可以尝试以解决问题的方式,通过改变促发事件来改变情绪。例如,通过加强自我防护、适当锻炼、补充营养等方式减少可能的身体不适。通过多渠道搜索口罩信息来购买口罩。通过坚持不懈地劝说、分析利弊、病例讲解等,与家里老人进行有效沟通,让他们做好自我防护。

  2、分散注意力:分散我们对促发事件的注意力,就能改变情绪。如果近期你分配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在疫情上,且对疫情的过分关注引发了你较多不适情绪,那么建议你做一些其它事情来分散你的注意力,例如追剧、阅读、听音乐、做家务、练瑜伽、与家人在一起但不谈论疫情等。

  想一想,你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来分散你对疫情的注意力?

  3、改变诠释:我们可以通过核对事实,然后根据事实来改变对事件的诠释,进而改变情绪。一方面,我们需要通过官方媒体获得更多科学、更准确的疫情信息,避免对谣言信以为真。另一方面,面对不断上升的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,要避免对新型肺炎、自身安全风险或躯体不适的过度夸大。目前官方已经有多个在线义诊平台,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医生,获得更科学的医学评估。例如,很多原因会引起干咳,干咳并不意味着感染新冠,感染新冠也并不意味着死亡。

  此外,任何事情如硬币一样有两面性,不存在完全只有坏处或好处的事件,所谓祸福相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我们出现的各种情绪,特别是恐惧、焦虑等不适情绪也是有两面性的。他们一方面让我们不舒服,另一方面也激发了自我保护的行动。例如,如果我们对疫情毫无恐惧,那么我们便不会去做自我防护。换句话说,是因为我们有对疫情的恐惧,我们才会如此大范围、大力度地防控疫情。所以,面对不适情绪,我们在体验不适的同时,也要看到它的功能,接纳它存在的同时,进行适度调节。

  想一想,你对事件的诠释是事实吗?是否夸大了?你的情绪有什么功能?

  4、改变生理过程:当我们压力大时,交感神经系统就会被激活,会心跳加快、血压升高、流汗、呼吸速度加快,同时转化肝糖为葡萄糖提供能量以维持身体运作。而副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时,可以缓解身体运作以制衡上述现象。因此,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呼吸(深而缓的呼吸)、冥想、做瑜伽、打太极、练习八段锦等方式激活我们的副交感神经系统。

  另外,我们的身体、脸部和情绪的连结很紧密。我们可以借着改变面部表情、身体姿势、和肌肉的紧绷程度来改变情绪。例如,当我们恐惧、焦虑时,我们可以通过肌肉放松和练习浅微笑来缓解情绪。

  想一想,你可以如何通过改变你的生理过程来改变你的情绪?

  5、觉察与命名情绪:学习觉察和命名情绪本身就能改变情绪。所以,当你有情绪体验时,先不急着推开它,可以给自己一些时间来觉察和命名体验到的情绪。其实,当你不试图推开情绪时,情绪本身也会缓解。现在,试着开始觉察与命名情绪。

  6、情绪的后续影响:前面说到,情绪会影响我们的想法、行为和身体反应,同时这些影响有可能成为进一步升级情绪的促发事件,从而进入情绪的恶性循环。所以,当我们发现情绪在不断升级时,需要提醒自己是否对情绪过于关注和敏感,相关的想法是否符合事实?

  想一想,后续影响中有哪些进一步升级了你的情绪?如何切断情绪的恶性循环?

  撰稿人:市三院主任医师储文革

  铜都心理热线:

  1.0562-2167912,周一~周五,上午8:00~11:30,下午14:30~17:30,

  2.18956288095,18956288097,24小时


地址:铜陵市淮河大道南段1758号
电话:0562-2105671
专家热线:18956288098/18956288097
心理热线:0562-2167912
  • 移动端

  • 铜都心里健康公众号

  • 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公众号